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
曾鳳珊醫師 撰文
經常聽到家中長輩說:「捱夜傷肝呀!」究竟這句話從何而來?
中醫的肝有兩個作用,一是收藏血液(主藏血),二是幫助調暢全身氣血運行的作用(主疏泄)。這就好比一陰一陽互相調節,發揮作用。而中醫認為11pm~3am是肝膽兩臟腑氣血最旺盛的時間,血在此時入聚於肝,陽入於陰,故肝臟能充分統藏血液,以利於隔天日間運作。肝藏血得宜,才會有好的面色,日常工作才會精力充沛。
但晚上熬夜不睡則令陽氣不收藏,陽不入陰,故易引起肝血不藏,而中醫來說,血屬陰,陽盛陰虛,故易引起虛火上炎症狀。例如牙肉腫痛,易生口瘡,心慌心跳等。久而久之,則會令肝火偏旺,症見日間精神煩燥,口苦,雙目干澀,目黃,失眠等等。
中醫講求自然規律,天人合一,所以我們應順應自然而生活,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晚上11時至凌晨3時之間應盡量處於入睡狀態,以利於肝膽運作,睡覺前亦不宜過度使用電子儀器,以免損耗精神。
以下可推介兩款簡便有效的食療供大家使用:
-
菊花參蜜
材料:胎菊數顆、花旗參(即西洋參)數片、純正蜂蜜適量。
造法:將胎菊及花旗參片放入茶包袋後,用熱水浸泡15分鐘,待暖和後加入蜂蜜即可飲用,可清肝養陰,適合前一晚上熬夜或飲酒後人士隔天飲用,回復精神。
-
鮮百合玉竹蓮子茶
材料:新鮮百合、玉竹、蓮子 (怕苦的可去心) 適量、雞蛋一顆
造法:將新鮮百合、玉竹、蓮子放入水中同煲30分鐘,然後將已洽熟的雞蛋放入同煲多15分鐘,煲好待涼後可喝茶吃蛋。此食療能滋陰清心火,適合因熬夜而生口瘡,咽乾,牙肉腫脹人士。